廉政文化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廉政文化 >> 正文

孔子:诗礼庭训传家久

2018年12月17日 11:31 

一部明万历十一年(1583年)颁布的《祖训箴规》,被孔姓族系尊为“圣典”。在漫长历史演进中,《孔氏祖训箴规》塑造出了族人温文儒雅、质朴正直的品格,也塑造了孔氏族人崇德尚勤、廉洁礼让的风尚。

家族代表人物介绍

孔子(前551—479年),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。他崇尚尧、舜、文、武之道,信奉周公礼乐制度,是一位站在先贤先圣肩膀上集大成的文化巨人,开创了长盛不衰的儒家学派,被后世尊为“圣人”。 

曲阜衍圣公府,俗称“孔府”,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明故城内,它经历朝、数千年而不衰,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第,有“天下第一家”美誉。孔子嫡孙一向以“礼门义路家规矩”标榜,恪守诗礼传家、孝悌忠信祖训,其族人修身齐家、修己达人、为政以德的事迹不绝于史,在中国历史上影响颇深。孔府档案中,一部明万历十一年(1583年)颁布的《祖训箴规》,被世界各地孔姓族系尊为“圣典”。今天的孔府,已成为中国古代世家文化的代表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国家5A级旅游景区,第一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。 

孔府建筑的道德教化,有时还体现在绘画上,其内宅门照壁就绘有一个貌似麒麟的动物,传为天界神兽”。它是龙的第九子,虽状似麒麟,却与其天壤之别。生性饕餮,贪得无厌的“”,在其四周的彩云中,全是被其占有的宝物,“八仙过海”中神仙赖以漂洋过海的宝贝,都拥有了,却仍并不满足,还目不转睛地对着太阳张开血盆大口,妄图将其吞入腹中,占为己有,最终落了个葬身大海的可悲下场。此壁画大致绘于明代,每当衍圣公出门办公,路过此壁,随从都要高喊一声:“公爷过了!”孔府主人的用意显露无疑,就是要借助的丑行,向孔姓子孙表明,虚无缥缈的神物诱惑极大,追求不慎将身败名裂。

家规撷萃

袭封衍圣公为申明礼仪事: 

尝闻木之有本,本盛者木必茂;水之有源,源深者流必长。此皆理势之自然,明著而易见者也。我祖宣圣,万世师表,德配天地,道冠古今,子孙蕃庶,难以悉举。故或执经而游学,或登科而筮仕,散处四方,所在不乏,各以祖训是式。今将先祖箴规,昭告族人,合行给榜,开其条件,以彰有榜,以示将来,不事繁文,共为遵守,须至榜者。计开: 

一、春秋祭祀,各随土宜。必丰必洁,必诚必敬。此报本追远之道,子孙所当知者。  

二、谱牒之设,正所以联同支而亲一本。务宜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雍睦一堂,方不愧为圣裔。 

三、崇儒重道,好礼尚德,孔门素为佩服。为子孙者,勿嗜利忘义,出入衙门,有亏先德。 

四、孔氏子孙徙寓各府州县,朝廷追念圣裔,优免差徭,其正供国课,只凭族长催征。皇恩深为浩大。宜各踊跃输将,照限完纳,勿误有司奏销之期。 

五、谱牒家规,正所以别外孔而亲一本。子孙勿得勾相誊换,以混来历宗枝。 

六、婚姻嫁娶,理伦守重。子孙间有不幸再婚再嫁,必慎必戒。  

七、子孙出仕者,凡遇民间词讼,所犯自有虚实,务从理断而哀矜勿喜,庶不愧为良吏。 

八、 圣裔设立族长,给与衣顶,原以总理圣谱,约束族人,务要克己秉公,庶足以为族望。  

九、孔氏嗣孙,男不得为奴,女不得为婢。凡有职官员不可擅辱。如遇大事,申奏朝廷,小事仍请本家族长责究。 

十、祖训宗规,朝夕教训子孙,务要读书明理,显亲扬名,勿得入于流俗,甘为人下。 

  文 

古语说的好:树木是有根基的,根基牢固者,树木必然枝繁叶茂(根深叶茂);水是有源的,其源深广者,流水必然长久(源远流长)。这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且显而易见的道理。我们的先祖“宣圣”孔子,是“万世师表”级的人物,其德——可与天地相匹配,其道——古往今来都是最好的(满满的正能量)。如今他的子孙众多,分布广泛,难以悉举。他们或秉持真理而游学,或积极进取而为官,散处四方,各行各业,无所不在。所以,现今以“祖训”的方式,将先祖《箴规》昭告全体族人。所颁发条例,简明扼要,目的是彰显道德,以示将来。望全体族人共同遵守。条例如下: 

一、春秋祭祀,各地根据自身的条件行事。但必丰必洁,必诚必敬。此报本追远之道,这是子孙应该知道的基本常识。  

二、家谱的修订,起到了认知同祖同宗有着手足之情的作用。务必提倡“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”。和睦一家亲,才不愧为圣裔之后。 

三、崇儒重道,好礼尚德,向来是孔门传统。作为孔家子孙,不要嗜利忘义;出入衙门,不要做出有亏先德的事情。 

四、徙居于各府州县的孔氏子孙,朝廷追念你们是圣裔,优免了差徭,但不要忘记纳税的义务,听从族长的催征。皇恩深为浩大,理应踊跃参与其中,足额完成,不要耽误了官府将钱粮征收的实数上报。 

五、谱牒中的家规,是用来区别外孔而亲一本。子孙不得草章了事,以混来历宗枝。 

六、婚姻嫁娶,讲究伦理为重。子孙间有不幸再婚再嫁者,必须慎重,违背伦理的事情万不可发生。  

七、子孙为官者,凡遇民间诉讼,所犯自有虚实,务必理性判断,怀哀怜之心,切莫自鸣得意。但愿不愧为良吏。  

八、圣裔设立族长,给与相应功名,原以总理圣谱,约束族人,务要克己秉公,但愿不辜负族人的期望。  

九、孔氏嗣孙,男不得为奴,女不得为婢;凡有职官员不可擅辱。如遇大事,申奏朝廷,小事仍请本家族长责究。 

十、祖训宗规,朝夕教训子孙,务要读好书明事理,做一名谦谦君子,不得入于流俗,甘为人下。

家规的现代意义

礼乐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。2500年来,孔氏家族依旧恪守着学诗学礼的祖训,诗礼传家的门风,礼门义路的家规,积淀了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,是一笔极具特色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,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,涵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具有重要现实意义。 

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:事实上,作为孔子后裔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,《孔氏祖训箴规》等家训族规,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。其中像“诗礼传家”、“礼门义路”之类,恰是孔孟之道的精华。人是一个“自然人”,还是一个“社会人”,为此,人必须首先明白“人之所以为人”的道理。孔子说:“谁能出不由户,何莫由斯道也?”在他看来,人不能出不由户,何故无人由道而行?孟子则说:“夫义,路也;礼,门也。惟君子能由是路,出入是门也。”所以,在许多孔庙的建筑中,在山东邹城孟府的门额上,都有“礼门义路”的字样,儒家典籍说得很明白:“礼也者,理也”;又说“义者,宜也”。遵守社会规范,按照该做的去做,乃天经地义、理所当然。显而易见,这是告诫人们,人应该懂得是非、善恶、邪正、美丑。人生在世,要有健全的人格,要明白“之所以为人”,就要循理而动!

孔子后裔第七十六代孙孔令绍人只有学文化,才能实现“以文化人”的目标。孔子说的“学诗”,我认为有两层含义:一是学习知识;二是通过学习修身养性。学习知识,以文化人,应该从娃娃抓起,零到六岁是人生定格的重要阶段,因此孩子的可塑性很强。家风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认真传承的。譬如:我小时候,我爷爷教我“三百千”;现在,我又教我的孙子“三百千”。
  再说“礼”,“礼”是什么?就是规矩。孟子说,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。规矩,在家庭中叫家规;在单位里叫守则,在社会上叫秩序;在政党中叫党纪;上升到国家层面,就叫法律。它是一脉相承的。一个人本事再大,也要在一定的框架内有序参与;馍馍再大,也不能胀出笼子来。

山东省曲阜市孔府管理处副主任曹丽霞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”,饱读诗书的圣人后裔绘戒贪图于家门,目的就是希望家族后裔以此为鉴,出门在外要秉持为政以德家风,克制私欲、顶住诱惑、廉洁奉公。 
  孔府里诸如戒贪图这样具有劝诫功效的建筑非常多。比如在前上房门前,旧时就有抱柱对联:“居家当思清内外 别尊卑重勤俭 择朋友有益于己;处世尤宜慎言语 守礼法远小人 亲君子无愧于心。”忠恕堂内,也有“交友择仁 处世循礼;居家思俭 守职宜勤”“守口不谈新旧事 知心难得两三人”的提醒,他们与戒贪图相呼应,都体现了孔府的家风与处世哲学。

山东省曲阜市文物局外围文物管理处主任、文博副研究馆员张富勇衍圣公府作为封建时代的地主庄园,是中国传统家族的典型代表,更是传统家训文化的活化石。在那个久远的时代,这些传统家训,既有家规强制,也有亲情感化,通俗易懂,生动活泼,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感染力,很容易为广大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。源远流长的传统家训文化是一块瑰宝,已经并且还将以它的新的生命力,继续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发展壮大提供丰富滋养。  

衍圣公府的孔氏家族是中国传统家族的典型代表,其祖训更是传统家训文化的活化石。从春秋时代的“学诗礼”到明代的《孔氏祖训箴规》,一直是孔氏族人的行为指南和道德规范。家规的力量在于明是非,知廉耻,懂礼让,守本分,有良知。齐家治国、家齐国治,家规启迪着我们正确认识、理解家风和政风的关系,为家族乃至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不断前行的动力。